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知识产权 天灾无情 创新有爱:自主知识产权助力地震预警系统和灾后救援
祈福九寨,天佑新疆。刚刚过去的一周,接连发生在四川九寨沟和新疆精河县的两次地震,让全国人民的心情格外沉重。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难发生后,灾区群众在全国各地的帮助下迅速开始灾后救援和重建家园。从兼具探测、指挥、搜救等功能的无人机到在高空提供通信保障的移动基站,从及时报道灾区情况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到地震预警系统,除了传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帮扶,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也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抢险救灾 创新助力
光缆损毁、基站中断,8月8日地震灾情发生后,身处大山中的九寨沟景区荷叶寨一度因为通信信号中断而处于“失联”状态。是否还有受困群众?次生灾害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就在人们焦急盼望之际,由无人机搭载的高空基站在荷叶寨紧急升空投入使用,迅速打通了方圆30多平方公里受灾区域内的移动通信信号,支持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
“借助该高空基站迅速建立的应急通信系统,可同时为近千名手机用户提供即时通信服务,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作为创新应用的无人机高空基站系统的研发及供应商之一,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卓翼智能)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卓翼智能在工业级飞控系统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布局,围绕无人机的长滞空、大载荷等技术提交了多件中国专利申请,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救灾抢险等多个领域。
除了提供通信保障外,搜救功能也是无人机在抢险救灾中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一环。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的次日凌晨,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创新)启动了应急响应,决定派遣无人机小分队抵达灾区参与到救援工作之中。“目前,大疆创新研发的无人机不仅围绕自身擅长的飞控、云台方面进行了专利布局,还在拍摄控制、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提交了大量专利申请,在全球提交专利申请超过1500件,拥有专利400多件。”据大疆创新有关负责人介绍,依靠上述创新技术的助力,救灾小分队不仅可以使用无人机勘探灾情,在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能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航测、追踪,为灾情救援提供可靠依据,加快搜救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灾后救援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救灾信息的及时传递也在此次地震中吸引了广泛关注。而国人收到的首条地震信息,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用时25秒编写的《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8月9日早晨7时27分52秒发生的新疆精河县6.6级地震,首先发出速报的消息生产者依然为机器人。“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自动完成数据抓取、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的流程,其写作与播报的速度用秒来计算,快速而准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研判预警 专利支撑
地震无情,在悲伤之外,也有令人欣慰的一面。很多人注意到,在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与九寨沟县同属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电视台在地震波到来之前弹出预警画面;而一款地震预警APP更是在不到20秒内连发5条推送,为成都市用户提供预警信息。而上述预警信息有一个共同点,即落款都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名字。
“此次用到的ICL地震预警技术,是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资源,吸收国内外地震预警技术并进行创新而形成。”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经过近8年时间的布局,我国已围绕该地震预警系统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审查员就ICL系统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在许多技术创新点上均为首创,如融合现地法和异地法的预警技术,基于台站现场处理的预警技术,地震烈度的声音提示方法,基于iOS操作系统的预警倒计时方法,电视地震个体预警信息发布等。
实际上,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中便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中再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应急产业创新能力。
天佑中华、多难兴邦,我们期待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力量,在为灾区带去帮助与希望的同时,能够为灾区重建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崔静思 王瑞|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