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斗门:瞄准“三农”痛点,力推八大工程
走进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下称“仙泉湖”)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内的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纵横的水网与成片的鱼塘。春节刚过,养殖户们正在塘头忙碌,将刚刚捕捞上来的加州鲈,按照重量分别装进不同的鱼筐,送往净化车间进行瘦身养殖。
去年11月29日,全省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仙泉湖公司将总部从广州迁至珠海,落户斗门莲洲。短短不到半年间,仙泉湖辐射带动当地养殖户超过2000户走上致富路。
龙头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故事,正是近年来斗门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斗门是珠海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出台《斗门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后,斗门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深化改革、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村庄风貌提升、补基础设施短板、富民强村、基层治理、文明乡风”八大工程,用3年时间打造全国先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擘画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壮美图卷。
撰文:林郁鸿
产业发展▶▶打造村民致富新平台
“春节期间,鲜活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桂花、海鲈等贵价鱼深受消费者喜欢,每天输出的活鱼达4万斤。”公司总经理蔡志莹表示,落户至今,仙泉湖基地养殖水体面积500多亩,辐射带动当地养殖户超过2000户。
过去一年,斗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中,通过出台《斗门区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若干措施》,斗门进一步扎牢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利用“公司+农户”模式融资,累计撬动超4亿元贷款,并在全省首创试点“水产价格指数保险”,为320.73亩养殖基地承保。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集群聚集程度不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联结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仍是当前制约斗门农村产业振兴的难题。”斗门区委农办主任刘孝雄表示。
瞄准这一系列“痛点”,新的产业振兴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
“我们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展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斗门逸丰生态园董事长林伟波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筹备成立院士研究院,引进一个10人左右的院士团队,借用院士团队的科研资源推动园区产业的整合升级,把农村打造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游乐园。
在龙头企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政府的引导力量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2018年,我们将进一步突出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开展富民强村创建工程,通过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区、示范基地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刘孝雄表示,斗门未来还将重点打造“岭南大地”等高标准生态休闲农庄示范点,让其成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成为村民致富、城乡共美的新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战略支撑。
人居环境▶▶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晴朗的春日,珠海市斗门区西埔村支部书记杨彬站在堤岸边,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鸡咀涌河水,从小在河涌边长大的他,对这条河有着五味杂陈的回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剧增,随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入,鸡咀涌慢慢变成一条黑臭的“龙须沟”。
始于去年的“河长制”试验,为鸡咀涌的生态修复带来转机。2017年,斗门将井岸镇五福涌、新青正涌、鸡咀涌、新青工业园排洪渠、白蕉镇合禾涌、白头翁涌、乾务镇咸坑河和沙龙涌列为重点整治的8条黑臭河涌,并安排5.77亿元资金开展控源截污、内源控制、岸线修复、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带、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工作。
“去年底,这里已经实现消除黑臭的目标。”杨彬表示,根据项目进展,今年年底鸡咀涌生态修复项目将全面完工,“到时鸡咀涌又是西埔村漂亮的‘玉带河’了。”
“生态宜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斗门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生态优美、居住舒适、服务齐全的农村新社区,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人居综合环境的改善,不仅要对症下药、整治问题,更要整体提升、扮靓扮美。地处珠海最西边的莲洲镇红星村就是这样的一个样板。去年,莲溪“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正式启动,未来将把现有的1.7公里的河岸变成活力、栖居、生态水岸,实现四季有景、四季有花的景观目标,大力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和岸线品质,打造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让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也摸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建设实践。今年,斗门将持续打造一批凸显岭南风貌、水乡特色、田园风格的示范村居,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整体规划和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农村。“不但如此,斗门将进一步重点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专项行动,健全污水、垃圾长效管护机制,对57条非示范村进行公厕改造升级,大力开展涉农水利设施建设,打造海绵农村,并将探索农村环境卫生市场化长效保洁运作。”刘孝雄表示,通过在斗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斗门的美丽乡村有望成为全国的“样板”。
公共服务▶▶城乡融合让村民更有盼头
近年来,通过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塑造淳朴文明乡风,斗门莲洲镇红星村的村居外立面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逐年攀升。
红星村的崭新变化是斗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缩影。2017年,斗门加快发展智慧农村,投入2.25亿元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农村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建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乾务镇养老服务中心,在6个村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试点,并为234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眼下正在规划‘市民下村、智慧进村、产业兴村’,把城市的理念引入农村,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和房屋,推进农村发展与城市化相得益彰。”刘孝雄表示。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不断提速,未来斗门将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向“三农”倾斜。按照计划,斗门今年将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推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其中,莲洲镇、白蕉镇、斗门镇3个省、市级示范片区和乾务镇区级示范片区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并新增8条示范村和一个区级示范片区,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路网、电网、光纤入户、水利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建设水平。
在具体的帮扶领域,斗门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553户住房改造任务,10月初启动困难学生帮扶措施,对全区1252名困难学生进行资金补助,并于10月开展对有耕地的低收入群体进行种养殖生产补贴。
同时,斗门还将出台《斗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斗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定期评估督查各镇街创建质量、进度和资金落实等情况。
公共服务在基层的完善,缩短了农村与城镇的距离感。“更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医疗、低保、养老三项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让村民有了更多盼头。”刘孝雄说。
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