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深圳以创新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
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4.1%。这一比例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韩国。全市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约2万件,增长47.6%,占全国的46.6%,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要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摆在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特区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要确保经济运行“下半年好于上半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加大科技项目投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争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把工作做在前面,大力推进市里确定的“十大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确保我市继续走在创新发展前列。
夯实基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紧密相关,创新能力强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往往较高。王伟中指出,近年来,深圳在科技项目上的投入,平摊到每个扶持项目上仍显不够。必须要舍得投入,拿出更多财政资金,提高支持额度的上限,更有力地支持重大科技项目。
科技基础设施犹如科学“聚宝盆”,其强大的科技集聚能力随着重大设施布局的扩大,集群化态势愈发明显。目前,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均已在深建成使用。
国家基因库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库之一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库。同时,深圳挂牌成立了4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正式授牌首批7家深圳市海外创新中心,累计建成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1578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目前,市科技创新委充分发挥人才、载体、企业三大关键创新因素的支撑作用,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正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和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比如,实施人才成长路线图,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培育一批高精尖人才,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汇聚诺贝尔奖科学家、“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等一批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工匠和管理人才;加快实施深圳超算中心扩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和平台。
加快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深圳加快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改革创新投入机制,通过银政企合作、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引导、股权有偿资助等支持方式,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各种要素资源投向科技创新。
以银政企合作项目为例,2016年,新入银政企合作项目库399项,对131个银政企合作贴息项目予以2483.7万元贴息支持;累计入库项目917项,累计对入库企业予以5000多万元贴息支持,200多家入库企业获得合作银行贷款,合作银行发放贷款总额40多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科技创新委目前正联动相关部门,积极构建综合生态体系,以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立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到规模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帮助企业加快跨越产品中试和上市、企业创业生存两个“死亡之谷”。此外,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把深圳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先行区。
构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圳率先在全国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并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推行行政、民事、刑事“三审合一”,从立法、执法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强力保护创新成果。
今年上半年,深圳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继续保持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全市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8334件,同比增长17.42%,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952件,同比增长0.72%。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101999件,同比增长13.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5.65件。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达84.5%,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将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市科创委负责人表示,将联动相关部门研究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切实保护创新者利益,形成“洼地”优势,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
来源:深圳特区报